展览 | 鲁珀特之泪——杨凯作品展
1月13日下午,杨凯个展《鲁珀特之泪》在槐轩空间拉开帷幕,从中午到深夜,商界、金融界和艺术界等多领域的朋友们纷沓而至。本次杨凯个展《鲁珀特之泪》的策展人曹峪先生,特别强调这是杨凯先生全新系列《生长》的首次亮相。《生长》系列着重于表达艺术家对当下不确定性的多维思考,试图以当代艺术的创作本源为载体,引导观者将注意力回转到自身。用以独特的画面内容和质感肌理,穿过无限灰阶的具象题材,进而探讨虚妄与真实的对抗性,以此来应对我们每时每刻的不稳定压力。

本次展览横跨农历新年,无论在展览内容,布展水准还是整体商务,槐轩都以更高标准和全新自我要求,将一直秉持的理念和初衷,不断提升。以更为国际化的视野和认真深耕本土艺术家的初心,践行好文化艺术纽带桥梁的作用与职责。
鲁 珀 特 之 泪 —— 迷惘的不确定性
文/曹 峪
作为杨凯个展《鲁珀特之泪》的策展人,本次展览伊始我就果断用“鲁珀特之泪”命名杨凯个展。诚然,从各种渠道我们都能获取到“鲁珀特之泪”的完整解释,它之所以从诞生至今依旧让人津津乐道,无非是有趣的形状外加神秘的极致坚硬和极致脆弱。而这种近乎魔法一样的现象,就是因内部强大的不稳定压力所致,而充斥的“不稳定压力”正是我最初看到杨凯本次展览作品时的第一反应……我和杨凯认识接近十五年,在他还是一名留学生时就展露了与众不同的艺术敏锐性。那时他以海外留学生身份参与北京一项大学生艺术提名展,入围的艺术大学生作品都严肃且传统,只有杨凯一个人的作品彻彻底底的个性决然。他在美术馆展厅中间铺满了黑色的塑料袋,再将搅拌好的白色石膏看似无序实则很有设计的洒在黑色塑料袋上。等白色石膏彻底干透后与黑色塑料袋无缝粘连在一起。整件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颜色矛盾对比都非常强烈,最重要的是完全不失当代艺术本身独蕴的美感。黑色塑料袋与白色石膏这两种物质的质感截然不同,在20岁的年轻艺术家杨凯的眼里和手中融熔的恰到好处,黑与白,软与硬,厚重与轻薄,一切的一切都碰撞对比的恰到好处。也许在艺术创作领域将“不稳定压力”转换为兼容了个性和普世之美的能力,对于杨凯本身而言显得如此举重若轻。重新回到十五年后的时至今日在槐轩展览上,艺术家杨凯在全新的《Develop》系列里,将他艺术天分里的内燃机——“不稳定压力”更加优雅唯美的大道至简化了。整个系列作品的纸张本身就开始了饶有玩味的对抗性,画面的整张纸是艺术家用无数块手撕的宣纸反复拼贴叠加压合而成,在杨凯还未下笔时,一张张斑驳凹凸有如饱经岁月古老城墙,亦或鳞次栉比的蹉跎铺展石板广场的画卷,就已经将后现代的艺术语言如老君炼丹一般凝结归拢,艺术家虽未下笔就欲开始热身施展独门秘籍般的艺术武林绝学。《Develop》系列绝大多数都是繁茂花卉和硕果累累的画面内容,初见的题材都是甚为讨人欢心。久久凝视画面,除去特殊肌理的画纸以外,深深浅浅的不均匀但依旧浑然的高级灰充斥流淌在所有画面之上,辅之特殊矿物颜料带来的“点点星光”,特别是杨凯首次将中国画中的“白描”技法“反转”的用于本次全系列。与杨凯反复深聊后得知,艺术家以对3D打印这种全新技术为思维射线,进而思考到克隆技术等一系列科技手段,再深入思考到无灵魂“不真实不确定”的概念。这些综合元素和艺术家的冥想深思,以一种全新的当代艺术创作视角和语言表达,将看上去很美又布满迷雾,看上去精致也让人屏息,看上去相识但有所恍惚的“不确定性”以双倍浓郁的手法浇灌在了每一名观者的眼中。画面中的万千深浅的高阶灰色,本意就是在表达一种对当下的虚假繁荣与空洞欢愉的二次反思,仿佛再洋溢热烈的景象最后都将归于尘缘、坠入虚妄。作品成功营造出了有如记忆里的身影,面纱后的脸庞,离别时的挥手一般的清晰深刻但依旧镜花水月,仿佛我们都曾有过至死永生难忘的一段往昔,但感情里缜密的细节和炽热的冲动则早已如风中之烛般凉薄散尽……我们每个人的悲伤与痛苦的记忆都是久久挥之不去,当下眼前主动追索的则都是美好清晰舒爽,因为人性皆如此,换言之,艺术家有意将画面呈现出些许“反转片”的艺术味道,试图营造出一种虚实对立、亦真亦幻的不稳定性场域,观者视觉盛宴之余,也将情绪是悲是喜的主动权还给到作品前的每一位你我,而这也正是杨凯在《Denvelop》系列里想要无声娓娓道来的艺术家本我的“不确定性”的精妙之处。芸芸当下,任何不稳定压力带来的不确定性,迷人则是引导我们踏上一条未知旅途,如同爱情一样,初始的紧张、按耐的欣喜才能带来身心双重的置顶亢奋和欢愉,但面对不确定性消退之后,人更倾向于选择稳定和确定,以此来规避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和压力。不确定性从佛经里说便是“缘起性空,诸法无常,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”,世间任何事物都是没有绝对恒常的主体,个体也是没有原始本我的自性,一切都是因为各种不稳定因素聚合而产生的,亦即万事万物因缘和合而成,当其中的任何因素不稳定变化的时候,其组成的个体也会随之变化。并且,组成任何个体的因素都是在随时变化,不会有一个恒常不变的状态。因我们人本身就是虚妄的,换言之,所谓的因果也是不稳定且可以变化转化的。故对于我们自身,只要做到事事无心,拿起、放下就是完成了最好的人生修行。杨凯在槐轩的个展上,全新画作《Develop》系列想要讨论的就是这种不稳定压力下的不确定性,我们是积极的迎头享受这种充满对抗住的未知冒险之旅,还是心平气和的选择规避风险后的四海一生平,这是我们众人每时每刻必须面临的抉择与判断。我们的世界是由极端、未知和非常不可能发生的(以我们现有的知识而言非常不可能发生的)事物所主导的,而我们却一直把时间花在讨论琐碎的事情上,只关注已知和重复发生的事物。这意味着必须把极端事件当做起点,而不是把它当做意外事件置之不理。——《黑天鹅,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》。纳西姆·尼古拉斯·塔勒布(Nassim Nicholas Taleb)写于北京





